仁怀产区在中国酱香型白酒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,意义非凡。
一、地理环境优势显著
1. 优越地理位置:仁怀地处贵州省西北部,赤水河流域环抱其中。茅台镇作为仁怀市负盛名的酿酒区域,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东经 106°22"、北纬 27°51",四周群山环绕,造就了独特的小气候。这种地形使得空气流动相对缓慢,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理想环境。
2. 好的水源保障:赤水河是仁怀酿酒的关键水源,河水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。赤水河的颜色随季节而变,端午节至重阳节河水呈赤红色,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则清澈透明,为酿酒活动提供了时间表。好的水源成为仁怀酱酒独特风味的重要支撑。
3. 适宜土壤条件:仁怀地区多为紫红色土,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保水性,且富含多种矿物质。当地所产的糯红高粱粒小皮厚、颗粒坚实、饱满均匀,截面呈玻璃质地状,耐蒸煮耐翻拌,其糖分、单宁、角质比例合理,淀粉含量高达 66%,其中支链淀粉占 90% 以上,为其他高粱品种的数十倍,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上佳原料。
二、酿造工艺传承经典
1. 严守传统工艺:仁怀产区的酱香型白酒严格遵循端午制曲、重阳下沙,两次投料、九次蒸馏、八次生物转化、七次取酒的工艺。整个生产周期长达一年,再经三年以上窖藏、一年老熟,历经至少五个春秋方可出厂。如此复杂严谨的酿造工艺,赋予了仁怀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与高品质。
2. 高温制曲特色:制曲温度高达 60℃以上,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。高温环境有利于筛选和培育适合酱香型白酒生物转化的微生物菌群,为酒的香气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奠定基础。
3. 高温堆积生物转化:堆积生物转化温度可达 53℃左右,这是形成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关键步骤。通过高温堆积生物转化,微生物充分作用于酿酒原料,产生丰富的香气成分。
4. 高温馏酒工艺:蒸馏温度在 40℃以上,比其他白酒高出 10℃ - 20℃。高温馏酒能够分离酒精生物转化的成份,去除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,使酒体更加纯净,同时也有助于形成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风味。
三、品牌集群效应强大
1. 企业集群发展:仁怀市拥有大量白酒生产企业,形成了产业集群。企业之间相互学习、竞争,共同推动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。产业集群还吸引了众多人才、技术和资金,进一步提升了仁怀产区的整体实力。
四、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明确
1. 推动:仁怀市高度重视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,一系列政策措施,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。同时,加强对白酒产业的监管,规范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2. 产区规划清晰:仁怀编制了酱香型白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,划定茅台酒产区、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、仁怀集聚区 “三大产区”,明确了产区边界范围,构建起中国酱香白酒原产地保护体系。并且参与酱香白酒国家标准修订、制定地方技术标准体系,掌握了产区发展的制高点和产业质量标准的话语权。